东莞,这座曾经以代工闻名的“世界工厂”,正以惊人的速度蝶变为“中国潮玩之都”。
据黄埔海关统计,2025年上半年,东莞市进出口货值7492.8亿元,同比增长16.5%,增速位居广东省首位,其中玩具出口达99.7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全国85%的潮玩产品产自东莞,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在此诞生。数据背后是来自东莞制造的硬核支撑,完备的产业链条让企业能快速响应全球需求,即便面对外部波动也能以“链”补链、以“稳”应变。
东莞市中心的LAURA模型
东莞还主动调整外贸结构开拓新兴市场、以潮玩、高技术产品等新名片开拓增量,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。这座城市的“开放基因”与“创新动能”,正为外贸注入更持久的发展势能。
中国潮玩之都·东莞
产业根基
从代工之城到潮玩之都的硬实力
上世纪80年代,一名香港商人在东莞石排镇开设首家玩具代工厂,播下了产业种子。40余年后,这里已成长为产值超132亿元的潮玩产业集群——2024年石排镇潮玩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.3%,连续两年突破百亿,成为东莞“中国潮玩之都”称号的核心引擎。
在石排镇,一个方圆50公里、15分钟车程的“潮玩宇宙”已然成型——从设计、打样到生产、物流、销售,全链条无缝衔接。这种高度集群化的模式让东莞具备了无可匹敌的响应速度:例如《哪吒2》衍生品的模具开发周期从45天压缩至15天,部分甚至仅需10天。
2010年泡泡玛特在北京创立时,东莞的工厂排单表早已被迪士尼、三丽鸥等国际品牌填满。凭借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、1500家配套企业的完整产业链,东莞占据了全球动漫衍生品1/4的产量和中国85%的潮玩份额。
可以说这里是全球玩具巨头的“隐形冠军”。当2017年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带着Labubu设计图来到东莞,他看到的是一座“制造美学”已成型的城市。
如今技术的迭代更让东莞制造如虎添翼。在AI打版中心,传统师傅的技艺被数字化,新人培训周期缩短70%,模具开发时间从50天压缩至10天。精密制造能力更是达到0.01毫米级精度,以“机甲吕布”为例,其1500多个零件、2700多道工序在东莞仅需4-5个月即可完成,比常规周期快一倍。智能化工厂的引入,使未来产能可达当前的5-10倍。
积蓄力量
“长”出如今超百亿元规模的潮玩产业
“代工保证生存,但IP才能决定未来。” ToyCity创始人郑波向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介绍,石排的故事证明,当制造根基遇上文化自信,小镇也能定义全球潮流——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最动人的觉醒 。
郑波记得,20年前,他的企业和很多工厂一样,给国外品牌做代工,玩具塑胶制造产业成为石排镇的特色产业,并逐渐完善产业链,打下产业集群的基础。
2015年前后,国内潮玩市场逐渐兴起,潮玩也从小众圈层逐渐走向大众。不少石排玩具从业者在紧盯“塑胶元件是否足够精致”“玩具能否契合客户需求”之余,开始思索转型之路。
ToyCity代加工的产品
“我们那时一直在做代工业务,出货量超过十亿件,工厂效益非常好。但是我发现如果继续做下去,企业不会有飞跃性的成长。”郑波说,从那时起,他就有了“求变”的想法。
2016年,潮玩企业泡泡玛特推出MOLLY第一代星座系列盲盒,预售上线4秒便被一抢而空。兼具社交、收藏和娱乐属性的潮玩快速流行。据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数据,2015年,中国潮玩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3亿元人民币,2015年—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%。
东莞玩具产业集群正是这些潮玩设计落地的关键一环。“起初厂商对盲盒等潮玩品类普遍缺乏认知,愿意尝试开发的工厂是少数。”郑波坦言,国内潮玩的工艺比海外订单更复杂,需要重新开模,重新制定生产规范,但若顺利完成生产,工厂便能开辟出全新的市场。随着第一家代工厂的出现,东莞快速成为泡泡玛特的主生产地,为后者提供了超70%的产能。
东莞潮玩出海
这些作品不仅是玩具,更是文化出海的载体。从北京冬奥会“冰墩墩”到卡塔尔世界杯“拉伊卜”,再到杭州亚运会“江南忆”,全球顶级赛事的吉祥物背后均有东莞制造的烙印。
转型密码
政策护航与模式跃迁
同时间,当地政策红利也推动企业从代工向原创跃升。2023年,本土原创IP产值首次超过代工业务,占比达53%。商业模式也发生质变。
东莞政府敏锐捕捉到潮玩产业的战略价值,2022年首次将“潮玩经济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;2023年发布《东莞加快潮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》,推出11条扶持政策;2025年将AI潮玩纳入“8+8+4”现代产业体系。
东莞原创潮玩IP
东莞潮玩从“卖商品”升级为“卖创意”,从代工生产转向参与全球IP研发。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黄埔海关建立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“白名单”,2025年查获1.8万个侵权Labubu玩偶,为原创企业筑牢“护城河”。
东莞玩具出口近百亿的成绩单,其内核远不止于经济数据,打好“潮玩之都”这张城市名片,对吸引高端人才、赋能其他产业同样意义重大。
截至发稿前,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与贸易博览会(下称“漫博会”)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,公布本届漫博会于8月8日在“中国潮玩之都”——东莞开启。
本次展会总展览面积达26400平方米,引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,参展IP共2000多个,为历届最多,全方位呈现影视动漫产业最新动态与趋势图景。
作为一场集中展示潮玩及动漫产业的展会,漫博会展现了怎样的行业风向与潮流态势?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,又能够对行业如何赋能?从产业的角度来看,潮玩及动漫产业对于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,又能如何体现?
我们一起拭目以待。
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潮玩之都”,东莞印证了唯有将文化深度、技术锐度与情感温度熔于一炉,传统产业方能铸就不可替代的竞争力。东莞的下一个目标,是在全球潮玩版图上刻下“创造在中国,核心在东莞”的新坐标——这条路,才刚刚开始。
【记者手记】
从代工巨头到潮玩之都,东莞的蝶变令人惊叹。40年前,这里诞生了第一家玩具代工厂;如今,全球85%的潮玩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。
完备的产业链、AI打版技术、精密制造能力,让东莞潮玩以惊人速度响应全球需求。更可贵的是,东莞企业不再满足于代工,而是向IP原创跃升,本土IP产值已超代工业务。政策护航、文化赋能,让“世界工厂”焕发新活力。
这座城市的转型启示我们: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,在于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,让“世界工厂”真正成为“全球创造”的核心引擎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陈冰青
【本文责编】刘树强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两融策略,股票加杠杆网站,小牛财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